组织机构

当前位置: 首页 > 组织机构 > 工作动态 > 正文

  7月1日,学校高性能计算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超算平台”)用户培训会在南六楼203会议室顺利举行,来自机械学院、物理学院、能源学院、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生命学院等院系的50余名师生参加培训。

  本次培训采用理论讲解、用户案例分享与实操演示相结合的形式,全面介绍超算平台的核心功能与应用场景。网络与计算中心张策老师详细阐述了超算平台在材料模拟与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强大支撑能力,并结合实际运行数据展示了其规模化服务的显著成效。

  强磁场中心于海滨教授课题组的高亮同学作为平台“重度用户”受邀分享研究成果。该团队长期从事金属玻璃次级弛豫机制研究,依托学校超算平台累计完成超900万核时CPU及6万卡时GPU计算任务,成功揭示玻璃态物质中α/β弛豫的统一逾渗物理机制。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Physics》,凸显平台对重大科学发现的支撑作用。

  在技术实操环节,张策针对高频使用场景,系统演示用户注册、在线充值、实例创建、集群登录及作业提交等全流程操作,为师生高效利用平台资源提供实用指导。本次培训历时1.5小时,有效提升师生对超算平台的使用能力,获得一致好评。

  据悉,超算平台自投入运行以来,始终致力于为我校各个学科的科研工作提供坚实的计算支撑。截至目前,平台注册用户总数达2406名,覆盖35个院系343个科研团队,累计支撑348项科研项目,助力师生发表293篇高质量学术论文。未来,网信办将持续深入院系开展超算用户交流与宣讲活动,积极收集分析用户需求与反馈,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为进一步提高学校科研能力提供坚实可靠的计算平台支撑。


下一篇: 网信办举办系列培训,持续推进AI赋能工作